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宋春雷[1] 曹秀云[1] 李建秋[1] 李清曼[1] 陈国元[1] 周易勇[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05年第S2期90-100,共11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编号:KZCXI-SW-12-Ⅱ-02-0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02CB4123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0177033);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2002AA601013)共同资助
摘 要:磷酸酶可通过增加磷的生物可利用性促进富营养化过程,在太湖、龙阳湖与莲花湖探讨了这种机制。磷酸酶活性与磷营养水平以及叶绿素a浓度相关。反胶团酶学方法的实验结果表明,溶解态磷酸酶稳定性的不同可能源于酶分子大小、结构与活性基团的差异。太湖微囊藻水华发生处间隙水溶解态磷酸酶在胶团中的活性高且稳定,溶解反应性磷浓度较低,沉积物不同形态磷的含量与好气性细菌数量均低,且呼吸强度明显较高,无机磷与有机磷细菌以及其它微生物均在表层富集,却极少见诸于沉积物。因此,来自酶促水解或其它途径的大量内源磷可能在厌氧状态下经上覆水随细菌向水柱扩散,从而促发水华。因此,理化与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将驱动湖泊内源磷的释放并促进富营养化过程。
关 键 词:溶解态磷酸酶 内源负荷 沉积物磷形态 微生物 富营养化 微囊藻水华
分 类 号:X524[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