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之争——“韬光养晦”促使上海举起了“中华牌”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出  处:《商周刊》2003年第10期26-26,共1页Business Weekly

摘  要:在全世界追捧上海的一片轰鸣声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上海。一份质疑上海发展路径的帖子,最近在网上流传。帖子说:"上海有那么多的大学,却没有一家好的IT软件公司,没有创造力的上海是没有前途的。深圳有腾讯QQ、中华网,上海什么也没有;深圳有华为、中兴通讯,上海什么也没有;深圳有长城、金蝶,上海什么也没有;深圳有康佳、创维,并缔造了中国彩电打败日本彩电的神话,上海什么也没有;深圳有万科,有金地,上海只有陆家嘴、浦东金桥、兴业房产;深圳有招行、深发展,上海只有浦发展。"这份帖子表达了一种看法、一种情绪和一种怀疑的倾向:上海不是制造业的中心,上海也不是科技中心,上海如此受关注,凭什么?这样的发展很容易造成泡沫。"制造业不应该成为上海发展的重点,上海就应当像纽约、巴黎、伦敦等世界城市那样,朝着服务型、消费型的世界城市方向发展。"王泠一博士说。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张军教授,更是把上海所背负的传统制造业的包袱,看作是其朝着世界城市迈进的最主要障碍:"与伦敦、巴黎、纽约等国际大都市相比。

关 键 词:上海发展 世界城市 发展路径 深圳 传统制造业 主要障碍 创造力 国际大都市 服务型 中兴通讯 

分 类 号:F127[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