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结构调整要防止趋同化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白育根 

机构地区:[1]中共漳州市委党校

出  处:《福建理论学习》2002年第11期27-29,共3页

摘  要:一、造成农业结构调整趋同化的原因农业结构调整的趋同化主要是指结构调整所形成的产品品种、品质和产业构成等方面的大量雷同。这种雷同现在已相当突出,据有关资料报道,全国各个县(市)之间农业结构的趋同系数已达80%以上,这不仅不利于各地发挥比较优势,形成规模经济效应,而且还会使资源严重浪费,造成新的产品过剩。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现有的农业组织结构使农户之间的调整行为极易形成同步性、雷同性。一是我国现有的农业组织结构是以一家一户为基本经济单元的,农户之间缺乏横向经济联系,生产活动基本独立进行,农户生产规模小,生产和交易成本高,融资条件差,缺乏充足的市场信息;

关 键 词:农业结构调整 趋同化 比较优势 农业组织结构 农户 三个方面 规模经济效应 交易成本 横向经济联系 市场信息 

分 类 号:F321[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