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剂不同比例对血沉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薛晓英[1] 张利[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解放军251医院干部病房,075000

出  处:《神经药理学报》2000年第4期84-84,共1页Acta Neuropharmacologica

摘  要:红细胞沉降率(ESR)在绝大多数急性或慢性感染,恶性肿瘤以及具有组织变性或坏死的情况下可明显增快。ESR是一种非特异性试验,但临床上常用于对结核病和风湿热预后和疗效估计。对机体有无炎症、病变有无活动或在判断病理上有重要参考价值,许多临床科室不注意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过多或过少。为此。我随机抽取60例次血液标本进行了对比分析。 1 标本来源及方法 本实验标本均为我院病员,年龄45~65岁之间,共计60例次,标本ESR采用魏氏血沉测定法,血沉管由四川北碚玻璃厂生产,长300±0.15mm,内径2.55±0.15mm平头吸管,测定温度控制在20~25℃,同一标本在相同条件下。

关 键 词:抗凝剂 不同比例 血沉管 红细胞沉降率 恶性肿瘤 魏氏血沉 温度控制 对比分析 干部病房 特异性试验 

分 类 号:R446.1[医药卫生—诊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