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骨科,400038
出 处:《西藏医药》1999年第S1期17-18,共2页Tibetan Medicine
摘 要:目的:为研究通过干骺端截骨缓慢延长将骨缺损断端逐渐移位(SBTL),用骨延长区替代骨缺损间隙,达到不植骨修复长骨大段缺损(LSBDs)。方法:实验选用健康山羊左胫骨平台下3个平面分别交叉穿针,固定于特制半环槽式外固定器。于第1、2组钢针之间骨膜下截骨,第2、3组钢针间截除4.5-6cm骨干造成骨缺损,术后第五天开始将第2组钢针以1.0cm/d速度分两次向骨缺损区移位修复骨缺损,不同时相行X摄片检查及墨汁灌注透明切片和图像分析。结果:X线片示延长30天后有连续低密度骨痂影;延长结束后骨密度迅速增加;结束后1月,延长区间隙开始模糊,新生骨皮质开始形成,拆除外固定后3月皮质密度接近正常,皮质连续,髓腔沟通。墨汁灌注透明纵切片见转位骨段和延长区血循环丰富,沿牵伸方向排列,并随延长区新生骨皮质和髓腔形成而相应衍变。加压固定1月后断端皮质血管与间隙内血管相互吻合沟通。结论:在平均37.72%骨缺损条件下,采用SBTL方法一期治疗(LSBDs)重建伤肢长度,延长区和转位节段血循环十分丰富,无血管稀少或缺失区;骨缺损断端愈合良好,未出现延长区和骨缺损断瑞间愈合迟缓或不愈合,亦未出现血管迂曲受压以及神经牵拉损伤等现象。表明缓慢速度牵伸节段延长转位对骨血循环干扰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