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农场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郑因 

出  处:《长江文艺》1999年第12期51-51,共1页

摘  要:父亲的农场在洪湖岸边。父亲从24岁戴上右派帽子下放,到46岁摘帽返城,在洪湖岸边的那个农场劳动改造了22年,这22年中的18年,我和父亲生活在一起。听母亲讲,父亲年轻的时候很爱俏,夏天喜欢穿白纺绸的长衫长裤,戴白色的太阳帽,穿白色网球鞋,进进出出捧着一本书。母亲说这样就可以逃避许多家务劳动。而我眼里的父亲,是一个勤扒苦做而又窝囊到家的老农民。父亲常买当地农民土法上马织的棉布,放在锅里,和着藜蒿叶子和着漆黑的锅底灰,煮。煮"熟"了摊在地上吸地气,说这样就能使其颜色牢靠。然后自己动手,裁剪成自以为方便的样式,粗针大线地缝好就上了身。因此父亲身上一年四季都是那种黄不黄,绿不绿,黑不黑,污七八糟的颜色。加上一次又一次的挨斗,父亲早已弯腰驼背,脖子向前伸着,走起路来,低着的头就鸡啄米样的,一点,一点,又一点……做着一种下意识的认罪动作。一些乳臭未干的孩子都敢跟在父亲的身后,扔土坷垃,举着脏污的小拳头高叫:打倒右派分子!右派分子不投降就叫他灭亡!为这我不知和小伙伴们干过多少次仗!

关 键 词:父亲 右派分子 农场 洪湖 劳动改造 家务劳动 锅底灰 母亲 自己动手 下意识 

分 类 号:I267[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