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分子和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郝连杰[1] 郭林生[1] 张永源[1] 杨东亮[1] 李方和[1] 李淋[1] 赵西平[1] 唐振亚[1] 汪由坤[1] 喻植群[1] 

机构地区:[1]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临床免疫研究室,430030

出  处:《医学研究杂志》1997年第7期19-19,共1页Journal of Medical Research

摘  要:1.在国内较早地建立了巢式多聚酶链式反应(nested—PCR)用于检测HCV RNA,并采用特异性探针和特异性引物两种方法对我国的HCV基因型别、构成特征及其流行病学意义进行了研究、发现我国HCV基因型构成特征是多种基因型共存,但以K1/1b和K2a/2a 型为主,混合型感染亦较多见。急性肝炎、慢活肝、重症肝炎、肝硬化、肝细胞肝癌和肾衰透析者HCV其因型以K1型为主,而慢迁肝者以K2型较多见。提示不同基因型别与疾病的发展和结局有一定关系。

关 键 词:基因型别 构成特征 巢式多聚酶链式反应 急性肝炎 流行病学意义 两种方法 肝硬化 特异性引物 检出率 特异性探针 

分 类 号:R512.63[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