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输注治疗中血小板抗体检测的意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沈溪英[1] 葛林阜[1] 黄宁[1] 孙德英[1] 李华[1] 朱学智[1] 

机构地区:[1]济南军区总医院输血科

出  处:《实用医药杂志》1997年第1期40-41,共2页Practical Journal of Medicine & Pharmacy

摘  要:采用双抗体夹心固相酶免疫法,对65例多次输注血小板浓缩液治疗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每次输注血小板浓缩液<10u、输注2次以内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6.67%,输注12~40u、3~10次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33.33%,输注≥82U、20次以上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90.91%;在28例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中,血小板抗体效价≤2者无输注无效和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效价在8~32者,有77.78%的输注无效或出现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效价≥64者88.89%输注无效或发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结果表明,输注血小板浓缩液次数越多量越大,血小板抗体阳性检出率越高,其输注无效和发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可能性就越大。为确保输注血小板治疗的质量,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是很有必要的。

关 键 词:血小板抗体 血小板浓缩液 输注无效 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分 类 号:R446.62[医药卫生—诊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