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国临床医学》1997年第2期123-124,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摘 要:氨苄青霉素(简称氨苄)的不良反应随着它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日现多见。世界卫生组织的药物副作用报告中曾指出氨苄的副作用发生率在各种药品中占第二位,现概述如下。 1 皮疹 氨苄引起的药疹率国外报道为8%~10%,最高达24%,国产氨苄药疹的临床观察发现,药疹发生率为 12%。药疹多发生于用药平均 7d以后,少数在停药后 3~5d;50岁以下及女性发生率较高;与用药时间及剂量无明显关系;药疹主要为斑丘疹或斑疹,严重者呈麻疹性或猩红热样,个别也可出现荨麻疹;皮疹均有痒感,但无粘膜损害;平均停药9天后消退,可留有色素沉着,但无脱屑现象。比较少见者尚有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天疱疮样药疹及水泡样反应药疹。 2 药热 侯世荣等报道的 30例药疹患者中,16例伴有低热,2例为中度发热,4例药热则表现为弛张热型,高峰体温为38.5℃~39℃。其它作者报道的药热多数为中高热。
关 键 词:氨苄青霉素 过敏性休克 不良反应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药物流行病学 过敏性哮喘 青霉素G 临床观察 抗生素 过敏性心肌炎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