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仁宇
出 处:《领导文萃》1996年第11期63-67,共5页
摘 要:封建时代知识分子出仕为官一般均有知识分子一套为官准则——当官要为民做主。百姓对官员的考察与评价也有其一套准则——忠与奸、廉与贪。在百姓心目中最受推崇的有二个人:一是宋朝的包拯,另一是明朝的海瑞。其倍受尊崇的原因无非是他们既忠又廉。海瑞,广东琼山人,字法贤,自号刚峰。小官僚家庭出身。明嘉靖举人。初任福建南平教谕,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户部主事时,上疏批评世宗迷信道教,不理朝政等事,被逮入狱。世宗死后获释。隆庆三年(1569年)任应天巡抚,主持疏通吴淞江,推行一条教法。后因被张居正等人排挤,革职闲居16年。万历十三年(1585年)再起,先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和南京右佥都御史,力主严惩贪污。他曾平反过一些冤狱,民间因而有“海忠介居官公案”和“大红袍”、“小红袍”等传奇。海瑞为官清正廉洁,不畏权贵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共和国需要海瑞式的忠臣与诤友,以唤呼官员政德,为官择善而固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