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犯罪案件“私了”现象当止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立峰[1] 

机构地区:[1]杭州市人民检察院

出  处:《党政干部学刊》1996年第10期24-26,共3页

摘  要:在熠熠生辉的反腐利剑下,一大批“挖改革开放墙脚”的“蛀虫”坠入法网,沦为阶下囚。前车之鉴使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现象明显收敛,国人为之聚焦的瞳子亦已渐渐回归自然。 然而,当笔者在采访中揭开如此温柔面纱之后,背景里所暴露的畸形景观却又让人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瞒案不报,单位和部门内部“消化”、“吸收”经济犯罪案件的现象,即司法界统称为经济犯罪案件“私了”现象,在近年内渐渐泛起,甚至已经成为当前司法机关打击经济犯罪斗争中不容忽视的阻力。

关 键 词:经济犯罪案件 “私了” 检察机关 打击经济犯罪 单位负责人 利用职务之便 反腐败 单位领导 严重经济犯罪案件 经济犯罪现象 

分 类 号:D630.9[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