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唐云生
出 处:《山西林业》1996年第6期24-25,共2页Forestry of Shanxi
摘 要:在层峦叠障的吕梁山南麓.有一个相传为后稷教民稼穑的稷山县,县境东西25公里,南北47公里,耕地面积57万亩。如今,在这方宝地上,被称为“县树”的枣树,给人民带来了旱涝保收的希望.多家报纸、电台、电视台为稷山的红枣基地建设鸣锣助阵,频频颂扬。这里所发生的一切.既是上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也是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然而、谁能想象得到在红枣基地建设山,倾注着县林业高长王世凯多少心血和汗水?参谋在林业局长的岗位上,王世凯已整整奋斗了13个春秋。这些年来.他倾心于林业建设.服务于经济大局,呕心沥血,刻苦工作,使多项林业科研项目获得国家和省、部级鉴定。他个人也多次荣获省、地、县先进工作者和绿化模范称号.但一向善谋实干的他,总觉得责任没尽到,任务没完成。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大潮涌动神州大地.商品经济意识冲击着人们的头脑,而在教民称穑的后稷故里——稷山县,不少农民群众艰苦奋斗,勤劳苦干,年复一年.生活水平还一直徘徊在温饱线上,这又使他心中充满了阵阵苦楚。也许是他担任林业局长特有的敏感吧,他苦思冥想、反复啄磨,顿觉一线光亮冲到眼前,枣、红枣,稷山的名优特产,这不正是希望之所在吗?于是,他带领有关人员下乡调查.访问枣农.汾南汾北留下了他的足迹.北山南坡洒下了他的汗?
关 键 词:枣树栽植 基地建设 枣粮间作 稷山县 中国林科院 农民群众 林业科研项目 县政府 商品经济意识 山西农业大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