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山西林业》1996年第2期19-19,共1页Forestry of Shanxi
摘 要:板栗是我国特产的一种主要干果,其营养丰富,用途广,经济价值高,不仅国内畅销、而且是我国传统的重要出口商品,是换汇率较高的拳头产品.夏县板栗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康熙四十七年间编写的《夏县志》土产部分记载的果类就有栗。乾隆年间的《夏县志》又称为茂栗。光绪六年《夏县志》物产部分记载“栗出东山小者最佳,许维新巡视河东记曰:夏县宜木多果窳故生植茂栗其一”。后经多年流传,群众将茂粟称为茅栗。1979年后,经河北果树所、山西林科所、山西农大等专家教授多次考察认定,该栗不是茅栗而是板栗,群众习惯叫法有“一盘菜”、“满口香”、“白露栗”、“秋分栗”、“独子栗”等6种。据这些史料证明,夏县板栗栽培历史距今至少在三、四百年以上。据76年普查,夏县板栗面积为1.1346万亩,23.88万多株,分布在中条山南麓的深山区内、南靠平陆,北连闻喜和垣曲.东邻祁家河、西与大庙、埝掌、郭道四乡接壤,主要产区为泗交、曹家庄两个乡、镇58个自然村,其面积、株数、产量均占到全省的95%,是山西省板栗的主要产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