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牟玉亭
机构地区:[1]吉林
出 处:《文史杂志》1996年第3期28-29,共2页
摘 要:我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在长期的历史形成与积聚过程中,历经浩劫,严重损毁,散失亡残难以计算.元代马端临在《文献通考·经籍考序》中指出:“汉、隋、唐、宋之史俱有艺文志,然《汉志》所载之书,以《隋志》考之,十已亡其六七,以《宋志》考之,隋唐亦复如是.”也就是说,《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图书,到《宋史·艺文志》已保存无几了.今存五比以前的集部书籍大多是辑佚本子.文献散失情况,明朝列为“十厄”:(1)秦始皇焚书.(2)汉末王莽之乱,宫室图书并毁.(3)西晋“八王之乱”,藏书29000余卷尽毁.(5)南北朝“侯景之乱”,周师入郢,毁书7万余卷.(6)隋朝藏书盛于开元,毁于“安史之乱”.(8)唐末战乱,复致荡然.(9)宋朝图书,二度兴盛,而遭女真“靖康之灾”.(10)南宋图书一盛于淳熙,再盛于嘉定,也未免于蒙古骑兵“绍定之祸”.明清之后,散失更加惊人.在收编《四库全书》过程中,进行了全国清查.据统计:1774—1788年间,清朝下令焚毁书籍24次之多,禁毁书籍达13862部.人为毁书,胜于前代.“销毁之例,将近三千余种,六七万部以上,种类数量几与四库收书相埒”.“每叹我国古籍自秦政焚书后,实以此次查禁为书籍空前浩劫!”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