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义范
机构地区:[1]莆田县庄边镇农技站
出 处:《福建农业》1995年第3期6-6,共1页
摘 要:庄边镇地处莆田山区,全镇有稻田1.6万亩,以自然条件而言,大部分属于“种双季稻不足,种单季稻有余”的单、双季稻混栽区。30多年来,反反复复,经历了“单改双”的激进期和“双改单”的回潮期的两个极端。当前二、三产业兴起,“两菇”(蘑菇、香菇)生产高速发展,大批劳力转向。种田效益低,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下降。因此,提高单季稻田的经济效益势在必行。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综合分析当前从农事季节、劳力调整和种养效益诸方面因素,认为提高单季稻田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与关键技术有以下几点。 一、提早单季稻播插期 以往单季稻往往要到4月中旬、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开始播种,5月中、下旬插秧,9月收成,以后就休闲过冬了。稻田的利用时间、空间率都不高。自1988年以来,为了推广“单改双”、“再生稻”,一些地方虽然晚稻一季(再生)收成不太理想,但强行提早播插期的头季稻却收到很好的效果。分析其因主要是: (一)营养生长得到满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