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内蒙古医学院
出 处:《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4年第Z1期115-117,共3页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摘 要:教学本该是一种教与学同时进行、互相促进的双边思维活动.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原理》课,甚至整个政治理论课的教与学之间缺少这种应有的高效能的互动联系.教师高高在上,其情切切、其言滔滔,下面却是听者寥寥、各取所好,满堂的教学信息难以顺畅通达地传输过去,时时给人一种“断路”担心.在大力加强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今天,如何充分调动起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变他们充耳不闻,心不在焉的不良状况,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根据对教学实践的总结,我们认为在《原理》(社会主义论)的教学中,进行问题教学的探索和实验是有意义的.所谓问题教学,简单地讲就是围绕“问题”而进行的教学.其基本做法是教师在课堂上形成一种问题情境,从而启发、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得出有关问题的正确答案.例如.社会主义论中“如何看待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这一节,学生当时由于受资产阶级自由化观点的影响,对现实中的社会主义是不是“早产了”的问题很关心.根据这种情况,我们的整个教学内容就针对“早产论”而设计.首先通过设立“历史和现实提出的问题和留下的争论”这一问题,通过对“早产论”的现实依据和主要观点的介绍。
关 键 词:早产论 问题教学 高校政治理论课 教学效果 资产阶级自由化 青年学生 马克思主义理论 文化比较 互动联系 理论联系实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