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戴翊
出 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年第3期271-277,共7页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摘 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巴金以其从《家》到《寒夜》等许多优秀作品所体现的社会良知和人格力量感染着读者;而他的独特的信仰、热情和难以摆脱的内心矛盾冲突,又常常使得研究者感到困惑。围绕着上述问题学术界展开过许多讨论,但至今也还没有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问题的症结在于论者往往孤立地分析巴金的文学创作,或者孤立地研究巴金发表过的政论著作,有的则把两者机械地、简单化地相“联系”,而对于两者之间不可逾越的中介——作家的人格以及作为人格的历史体现的人生的复杂过程,则缺少研究。其实,对于作家来说,政论著作只表现其政治信仰和理论见解,文学创作又只是其人生感受和审美活动的一种艺术体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