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盆地暴雨环境场特征与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杰 聂游 魏泽生 

机构地区:[1]成都空军司令部气象室

出  处:《高原山地气象研究》1993年第1期20-24,5,共6页Plateau and Mountain Meteorology Research

摘  要:本文通过对物理量场的分析,定量地分析研究了一次初夏盆地暴雨环境场特征。分析表明: 大气环流的调整使高空急流轴线南压。其入口区右侧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加强了低空急流,暴雨出现在两支急流汇合处。高原涡耦合西南涡东移,盆地北部冷锋南下东移,迫使低层空气抬升,触发了本次暴雨过程。盆地水汽大值区可扩展到500hPa。低层湿度近饱和到暴雨出现早1—2天。当上下层湿中心趋于重合时,意味着暴雨即将产生。湿中心略比暴雨中心位置偏前。300hPa湿区移向对地面暴雨移向有引导作用。暴雨位于总能量大值区。当能量中心近于垂直,且700hPa与500hPa总能量接近时,意味着暴区产生时间逼近。而能量垂直中心点基本上是暴雨中心落点。而△θ_(?)可能对初夏层结稳定度反映不敏感。盆地上空出现了垂直顺时针环流,可能预示未来1—2天将出现暴雨。500hPa大片辐合大值区中出现的辐散区将对应地面微雨量区。低层涡度对地面冷锋移向有预示作用。

关 键 词:暴雨预报 环境场 大值区 低空急流 低层辐合 地面冷锋 高层辐散 物理量场 暴雨中心 涡度 

分 类 号:P4[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