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档案制成材料质量之我见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梅芳 

机构地区:[1]温岭县档案馆

出  处:《浙江档案》1993年第4期31-31,共1页Zhejiang Archives

摘  要:如果档案的“先天不足”,即文件制成材料不耐久、不牢固,即使日后有优越的保管条件,档案的自然寿命还是要缩短的。据某县档案馆对馆藏建国后97个全宗13542卷永久,长期保存档案进行全面系统检查,有5760印卷,15691页文件是用不耐久字迹材料书写的,其中复写纸打印的文件占11.73%,圆珠笔书写的文件占67.39%,纯蓝墨水书写的文件占5.1%,红墨水书写的文件占15.63%,铅笔书写的文件占0.15%。在这些不耐久字迹材料中已模糊不清或开始退色的占1.52%,大多是1958年以前制作的文件。同时质量低劣的纸张也有一定数量出现老化、脆裂、破损。论该县的档案保管条件可以说是优越的,库房建筑基本符合国家标准,并配有防火防盗、降温去湿由动控制终端网络系统。更可悲的是,一方面档案馆在对进馆档案进行补救;另一方面,质量不高的案卷还在源源不断地产生,使档案馆工作始终处于一种被动补救“恶性循环”的状态。

关 键 词:档案制成材料 档案馆工作 县档案馆 文件归档 档案保管 进馆 保管条件 纯蓝墨水 终端网络 动控制 

分 类 号:G27[文化科学—档案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