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三倍体杂交组合的育成及其主要性状——粤桑1号、粤桑2号、粤桑3号、粤桑4号、粤桑5号、粤桑6号、粤桑7号  被引量:1

作  者:郭展雄[1] 肖更生[1] 苏大道[1] 李明汉 钟国洪 

机构地区:[1]广东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 [2]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

出  处:《广东蚕业》1993年第3期54-57,共4页Guangdong Sericulture

摘  要:我省七十年代曾推广天然形成的三倍体桑“伦教40号”,栽植面积达全省桑地的23%左右,一般增产20%以上,对提高蚕桑生产有显著成效。但由于需用无性繁殖,成活不稳定,速度慢,成本高,与我省密植栽培,用苗数量不大相适应,因此人工培育桑三倍体杂交组合(简称三倍体杂交桑),用种子繁殖,以适应生产需要,是急待研究解决的新课题。自1986—1987年人工育成广东桑四倍体材料后。

关 键 词:杂交组合 杂交桑 人工培育 密植栽培 人工诱导 栽植面积 产茧量 形态特征 东桑 桑粉虱 

分 类 号:S88[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