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乌鲁木齐五一农场
出 处:《新疆农垦科技》1991年第S1期1-4,共4页Xinjiang Farm Research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摘 要:乌鲁木齐五一农场是市郊主要的牛奶生产基地之一。该场第一奶牛场始建于1963年,现有奶牛530头,年产鲜奶1500余吨。由于该场牛群基数较大,牛的来源、生(?)(?)能在本地区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总结该场引进外地优良公牛(精液)改进牛群品质的经验,对于指导奶牛育种和生产具有现实意义。五一农场从1974年起参加乌鲁木齐地区奶牛联合育种,使用自治区家畜育种站从内地引进的公牛精液进行人工授精,牛群质量较60年代有了显著提高。但是,由于使用公牛头数多,来源杂,在育种工作中对奶牛乳房的改进和乳脂率的提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因此牛群的体质外貌不整齐,乳房结构差,牛奶乳脂率偏低。1980—1983年,该场共使用过17头公牛,主配公牛为上海329号。该牛体躯较高大,但体躯短,斜尻,其女儿乳房结构较差,乳脂率偏低。1983年以后,改用北京2268号为主配公牛。其中,1986年曾使用过南京2047号公牛。多年的实践证明,2268号公牛对牛群具有较明显的改良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1.163.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