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族佛教源流——印度文化圈佛教的传播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佐佐木教悟 罗晃潮 

出  处:《东南亚纵横》1990年第4期11-14,19,共5页Crossroads:Southeast Asian Studies

摘  要:一、吉蔑佛教的影响从公元一世纪起,居住在中国南部的泰族,开始逐渐迁移,一部分向西及西南方移动,在萨尔温河的掸邦建立国家,称为泰涅(Tai Nyai大泰),或称为泰纽(Tai Ngio),或掸(Shan)。另一部分则迁至湄德河和湄公河流域,后来逐渐进出于湄南河一带,他们称为泰勒(Tai Noi小泰),或简称为鹿(Lu)或昆(Kurn);而居于琅勃拉邦、万象、巴耶普、乌东、罗埃和乌邦等地的则称为老(Lao)。一般认为,这些小泰起初也是逐渐迁移来的,而为早在那里居住的猛族(Mon)所统治,但是,后来人数逐渐增加,在汤基耶附近和诗风颂、犹泰地方定居下来,建立了独立的力量。公元848年。

关 键 词:师子国 泰族 吉蔑 上座部 巴利语 大泰 楞伽 西南方 湄南河 僧伽 

分 类 号:D815[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F114.46[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