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民康[1]
机构地区:[1]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
出 处:《歌海》2011年第6期4-11,共8页Songs Bimonthly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3年度重大课题项目(项目编号:03JAZJD760005)
摘 要:按照宗教学的分类,黎族传统宗教仪式音乐可分为"道公祭祀音乐"和"自然宗教仪式音乐"两类。其中,有汉文经籍传承,有较完整道教神灵系统的道公祭祀活动音乐可归于前一类;而没有文字传承因素和较完整道教神灵系统,仅用黎语做法和口头传承,较具祖先崇拜和鬼魂崇拜特点的仪式活动音乐则可归于后一类。按照上述分类,又将当地黎族传统仪式及其执行人分为以下三种:(1)黎族道公,通常为男性,称"帕玛",用黎语做法。凡丧仪、消灾、叫鬼,都可由这一种道公来做。(2)汉语道公,也是黎族,但采用汉语和汉文经书做法,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事情。(3)娘母,通常为女性,称"毕伯",专管为人消灾解难。此外,还有一种"禁母"相当于其他民族(如傣族)的琵琶鬼,是受人排斥的角色。选取三个仪式音乐个案,以对三种黎族传统仪式进行音乐民族志描写。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