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申继清[1] 王启辉[1] 叶洁梅[2] 王健[3] 冷静[1]
机构地区:[1]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南宁530021 [2]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 处:《山东医药》2011年第43期31-33,共3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桂科青0135012)
摘 要:目的研究革兰阴性非致病菌成团泛菌脂多糖(LPSp)作为狂犬病疫苗佐剂的免疫效果。方法将12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LPSp对照组、铝佐剂疫苗组、狂犬病毒蛋白组、LPSp实验组各24只,其中后四组分别背部注射LPSp、铝佐剂疫苗、狂犬病毒蛋白及狂犬病毒蛋白+LPSp进行12、4、次免疫(各8只);空白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另取8只小鼠为常规组,按铝佐剂疫苗组免疫4次,并于第28天行第5次免疫。各组均在初次免疫后第7、14、21、304、56、0天通过小鼠眼内眦静脉采血,分离血清,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狂犬病毒IgGI、gM滴度。结果①免疫2、4次后LPSp实验组IgG抗体滴度均显著高于狂犬病毒蛋白组和铝佐剂疫苗组(P<0.05),且4次免疫后抗体滴度在第60天仍呈上升趋势,而铝佐剂疫苗组IgG抗体滴度在45 d已达高峰,其后逐渐下降;各组免疫12、次者免疫效果均欠佳,免疫2次后LPSp实验组IgG抗体滴度达高峰时间显著早于狂犬病毒蛋白组和铝佐剂疫苗组(P<0.05)。②LPSp实验组免疫4次者各时间点IgG抗体滴度均显著高于常规组,且可维持更长时间(P<0.05);LPSp实验组免疫2次者IgG抗体滴度与铝佐剂疫苗组免疫4次者效果相当。③LPSp实验组免疫1次后第7天IgM抗体滴度显著高于狂犬病毒蛋白组与铝佐剂疫苗组(P<0.05),第7天后IgM抗体滴度下降,但再次免疫时又出现以上趋势。结论 LPSp作为狂犬病毒蛋白疫苗的佐剂可显著提高小鼠产生抗狂犬病毒IgGI、gM抗体的滴度,且可延长抗体的维持时间、减少接种次数,其效果优于铝佐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5.6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