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哈尔滨工业大学文学院,副教授150080 [2]哈尔滨师范大学,讲师150008
出 处:《当代电影》2011年第12期99-102,共4页Contemporary Cinema
基 金: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沉浸性体验:1908-2008中国百年电影声音研究"(项目批准号:10YJAZH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电影声音技术演进与观众观影方式变化的互动如何促进了新时期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重点研讨了1977—1990年电影声音技术发展的三段进程和中国电影声音艺术创作带来观众观影方式的改变。本文提出了观者的"沉浸性体验"从感觉、心理、认知三个层次改变了观众传统观影方式的观点,并以该时期中国电影的发展实例来论述中国电影民族风格的形成与电影声音技术发展的关系,从声频技术发展和观众观影方式互动的角度拓展了电影学的研究领域。中国电影在技术引导的基础上,强调满足观众的"沉浸性体验",并在提供更丰富更真实的声音体验基础上注入了可贵的民族文化的内涵,将京剧为代表的戏曲艺术、方言等不着痕迹地渗透进影片的情节中,从而提升了中国电影的文化品格,并由此进一步阐明了电影声音在新时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正从单一视觉的索取逐步到"观"影所赋予的感官触动是技术力量的推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