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对学生就业困难的探讨: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实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郭友琪[1] 

机构地区:[1]中国医科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出  处:《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1年第10期37-39,共3页

摘  要: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学生就业困难问题。李大钊从社会矛盾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青春中华”、“走向西部”和“走向农村”的解决方案。这些分析和解决方案是李大钊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苏联革命经验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一种表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些内涵。同时也展现了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些特点:概念的引申和对青年知识分子的厚望与要求。

关 键 词:李大钊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学生 就业困难 

分 类 号:K261.1[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