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2]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3]陕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出 处:《四川文物》2011年第6期79-83,I0002,I0003,共7页Sichuan Cultural Relics
基 金:中国科学院特殊学科点(批准号0650292311);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批准号20082102);以及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XDA05130501)资助;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科研基金资助
摘 要:通过对四川汉源麦坪遗址06HMDⅡT4⑥H9样品中随机挑选的水稻双峰乳突型植硅体形态参数的测量,运用栽培稻和野生稻判别函数,推断麦坪遗址距今4500~4700年间出现的水稻为栽培稻。这批水稻植硅体的发现提供了史前稻作农业向西传播的新线索,也证实了史前大渡河流域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综合考古学及其他学科资料,可将中国史前稻作农业起源和发展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距今10000~8000年前的栽培稻起源期,距今8000~6000年前的稻作农业形成发展期,距今6000~4500年前的稻作农业发达及传播扩散期。
关 键 词:麦坪遗址 新石器时代晚期 水稻(Oryza sativa)植硅体 稻作传播
分 类 号:K878[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