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新生代少数民族流迁人口城市适应研究  被引量:1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高翔[1] 宋相奎[1]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出  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39-43,共5页Journal of South-Central Minzu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北地区民族迁移者城市适应过程及调控研究"(4070104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社会转型时期农民工子女城市适应过程--西北地区回族人口的实证研究"(09YJA840017)

摘  要:新生代少数民族流迁人口的城市适应因加入特殊的民族因素变量,使得其较一般新生代农民工流迁人口城市适应显得更复杂、更丰富。基于对银川新生代少数民族流迁人口充分调研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算法及方差分析分别就其城市环境适应、经济适应、社会适应及文化心理适应进行了系统探讨。结果表明:新生代少数民族流迁人口对银川市城市环境适应的总体状况为适应,但在气候、水土、交通状况、娱乐设施等具体适应层面存在差异;其经济适应与他们的家庭月收入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社会适应方面,传统民族、宗教因素对新生代少数民族流迁人口的婚姻态度、择偶观念的影响作用在减弱,对现代城市的生活方式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文化心理方面,新生代少数民族流迁人口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关注度走低,对其了解程度也在减弱,他们对城市的认同感也不高。

关 键 词:银川市 新生代少数民族流迁人口 城市适应 模糊综合评价 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法 

分 类 号:C912.81[经济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