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之喻:语言符号的差异性与非历史性——索绪尔手稿研究之一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屠友祥[1]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

出  处:《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第6期94-99,共6页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索绪尔手稿再研究"(编号:09BWW022);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索绪尔手稿研究"(编号:07JA740002)阶段性成果

摘  要:棋子和要素的价值取决于它在棋盘或语言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取决于与其他棋子和要素的差异性关系,并不取决于自身,其自身不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差异和关系不能归结为固定的实存之物,不能从固定的视角出发对其进行探究,它们只是诸要素之间相区别、相否定的特性而已。差异的呈现是个否定性的事实,我们的心智确认了这类事实,从而使之具有价值。也就是说,差异源自否定性,这种否定性得到了明确,就转化成了肯定性,这是事后反思的结果。然而事后反思、归并或同化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意识的行为,而差异或区别性特征的呈现是无意识的、偶然的,并不是有意寻求的结果。

关 键 词:否定性 差异性 非历史性 

分 类 号:H0[语言文字—语言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