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冯万文[1] 蒋纯志[2] 徐毓林[1] 李春辉[1] 武茹[1] 钱元[1] 李婷[1]
机构地区:[1]徐州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市东方医院骨科,连云港市涉外医院骨科,江苏222042 [2]南京市第一医院骨科
出 处:《中华手外科杂志》2011年第6期373-375,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Hand Surgery
摘 要:目的探讨经肩峰前外侧三角肌劈开入路应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 MIPPO)治疗移位的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经三角肌劈开入路应用MIPPO技术治疗移位的肱骨外科颈骨折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Neer分型:累及肱骨外科颈的二部分骨折17例,三部分骨折13例,四部分骨折6例。结果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X线片显示所有螺钉位置良好,骨折复位满意。术后随访9—24个月,平均(13.75±4.7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24周,平均(10.78±4.47)周;未发生腋神经损伤及肱骨头坏死和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末次随访时肩关节活动范围:外展25°-90°,平均(81.53±12.35)°;前屈上举30°~180°,平均(146.11±35.52)°;外旋-10°-45°,平均(35.97±11.45)°;内旋达正0水平(T7~k)。Neer评分为60~95,平均(89.75±8.96);优26例,良6例,可1例,差3例;优良率为88.89%。肩关节外展功能与健侧比较,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肩峰前外侧三角肌劈开入路应用MIPPO技术治疗移位的肱骨外科颈骨折,切口小,术后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