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1930年代“社会剖析派”作家群的生成及运作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顾金春[1] 

机构地区:[1]南通大学文学院

出  处:《江汉论坛》2011年第12期90-94,共5页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和作家群体文化生态研究"(项目编号:08BZW05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由于缺乏足够的研究深度和力度,"社会剖析派"概念存在的合法性面临着质疑和危机。群体政治兴趣的指引、知识权威的确立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对于"社会剖析派"群体的生成起到关键作用,而通过刊物加强凝聚、私下沟通交往和书评加强交流,是"社会剖析派"运作的主要方式,体现了社群的凝聚力。从社群流派的人事角度入手来分析"社会剖析派"群体的生成及运作,不仅能进一步加强这个流派的内涵建设,为命名的合法性增加说服力,同时对于重新阐述"社会剖析派",乃至拓展视阈研究现代文学其它群体流派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 键 词:“社会剖析派” 群体生成 社群运作 社群研究 

分 类 号:I206.6[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