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调控中风后痉挛状态27例  被引量: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宋晓蕾[1] 冯晓东[1] 苟成刚[1] 闫秀丽[1] 白俊敏[1] 

机构地区:[1]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0

出  处:《河南中医》2011年第12期1422-1423,共2页He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对中风后痉挛状态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5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7例,对照组28例。观察组采用穴位埋线方法,穴取大椎、陶道、至阳、筋缩、命门、腰阳关、中脘、关元、天枢等,并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及理疗);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侧上下肢改良Ashworth分级、Fugel-Meyer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上下肢Ashworth分级和Fugel-Meyer评分明显改善,并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埋线能缓解中风后痉挛状态,提高肢体功能。

关 键 词:穴位埋线 中风后遗症 痉挛 肢体功能 Fugl-Meyer评定法 Ashworth量表法 

分 类 号:R255.2[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