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收颈椎间融合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彭磊 权正学 

机构地区:[1]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重庆400016

出  处:《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1年第12期1184-1186,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uma

摘  要:自20世纪50年代Smith和Robinson[1]开展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以来,该方法已发展成为治疗各种颈椎伤病的经典术式。但大量病例报告显示,取自体髂骨存在失血量增加、血肿、供骨区疼痛、来源有限及股部感觉异常等缺点。此外,在自体骼骨移植的植骨爬行替代过程中,植骨块吸收,力学强度不断降低,不能很好地维持椎间隙高度,从而影响手术疗效[2]。异体骨移植除费用高和数量有限外,病毒传播和免疫排斥也使其临床廊用受到很大限制。

关 键 词:椎间融合器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 可吸收 异体骨移植 自体髂骨 椎间隙高度 经典术式 颈椎伤病 

分 类 号:R687.3[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