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虚从瘀(补虚通络法)论治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理论探讨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刚[1] 梁迪赛[1] 周嘉澄[1] 袁智先[1] 

机构地区:[1]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康复科,广州510405

出  处:《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年第12期1300-1300,1303,共2页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广东省中医药强省项目(2011257)

摘  要:从体质因素和疾病因素角度阐述中风日久必"虚"的原因,提出"瘀血"、"痰湿"、"气郁"3个病理产物中,瘀血为主为先、夹痰夹郁、相互影响,提出"补虚通络"治则,强调恢复期(6个月内)法用"从虚从瘀、重在化瘀",中风后遗症期(6个月之后)法用"从虚从瘀、重在补虚",归纳出从"脾胃"论治中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可以体现中医标本兼治、因时制宜特色。

关 键 词:中风 从虚从瘀 补虚通络 脾胃 

分 类 号:R255.2[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