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急性失血后血液流变性异常的若干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熊立红[1] 

机构地区:[1]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张家口075000

出  处:《中国医疗前沿》2011年第21期19-19,24,共2页China Healthcare Innovation

摘  要:手术意外、严重创伤以及交通事故等均可引起急性失血,成为临床上失血性休克的重要原因。随着休克微循环学说研究的深入,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救治有了长足进步。但由于在急性失血及救治过程中出现的血液流变性异常,尤其是低粘血症,影响了治疗效果;同时,诱发了肠道水肿,引起肠屏障功能障碍,进而引起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至全身,成为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甚至衰竭的重要因素。因此,针对急性失血后血液流变性异常这一重要环节进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急性失血 血液流变性 肠淋巴液 

分 类 号:R331.35[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R605.97[医药卫生—基础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