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维民[1] 陆建军[1] 蒋少涌[1] 章荣清[1] 漆亮[2]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2]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2
出 处:《科学通报》2011年第36期3023-3028,共6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93074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40221301);江苏省自然科学重点课题(BK2008026);科技支撑计划(2009BAB43B03)资助
摘 要:安徽铜陵新桥矿床主要由层状硫化物矿体组成,产于晚石炭世黄龙组底部由碎屑岩向碳酸盐岩过渡的部位.在层状矿体下盘围岩中发育细脉状、网脉状矿化.整合的层状硫化物矿体与下盘细脉-网脉状矿化共生是海底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的一个标志性特征.本文利用Re-Os同位素体系对新桥矿床下盘矿化中黄铁矿进行定年,得到的等时线年龄为319±13Ma(MSWD=16).该年龄与层状硫化物矿体的赋存层位基本吻合,为该矿床存在石炭纪喷流沉积成矿作用提供了新的年代学证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