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回归与革新——吕澂禅学与唯识学关系研究的思维向度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袁宏禹[1] 刘正平[2] 

机构地区:[1]福州大学 [2]昆明理工大学

出  处:《宗教学研究》2011年第4期116-120,共5页Religious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吕澂唯识学思想研究"(批准号:11CZJ006);"如来藏与本觉思想比较研究"(批准号:10CZJ005)阶段性成果

摘  要:吕澂先生禅学与唯识学关系研究的思维向度为:批评——回归——革新。其特征是:批判是工具,回归是途径,革新是目的。吕氏治学于印度所传法相唯识今学系统,批判中国禅宗的"性觉"说,试图把中国禅学回溯到印度大乘唯识学中去。通过批判、回归,意欲实现大乘唯识学革新人间社会的目的。

关 键 词:吕潋 禅学 唯识学 

分 类 号:B948[哲学宗教—宗教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