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重庆400715
出 处:《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2期190-195,共6页Journal of Southwe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摘 要:动机一致性理论关注在成就动机、亲和动机和权力动机领域,内隐动机与外显动机间的一致与不一致现象。关于动机不一致产生的机制,McClelland提出了发展模型、Thrash提出了方法影响论、Baumann引入了人格系统交互作用理论来加以解释。该理论还有两个重要假设:动机一致会促进心理健康,动机不一致会有损心理健康;动机一致性与心理健康间的关系受调节因素的影响。这些假设得到了大部分研究的证实。动机一致性测量是在内隐、外显动机测量的基础之上,通过计算动机差异分数来实现的。
关 键 词:动机一致性 人格系统交互作用理论 动机不一致指数 目标想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