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海涛[1]
机构地区:[1]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戏剧文学》2012年第1期80-84,共5页
基 金: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1JK0251):"从文本到事件-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的生态嬗变"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2003年小说《沙家浜》引发巨大争议,其间,学界对此一事件的探讨多集中在革命历史小说能否戏说以及戏说的边界何在和改写名著应遵循怎样的原则等问题上,时隔9年再来看这一事件当时的讨论似乎显得不够深入。在这里,我们将从"性别"的视角来打量两部《沙家浜》中的"阿庆嫂"形象,并通过对"阿庆嫂"性别符码的解读来探讨隐身其后的现代性认同的变化,以期将关于这一事件的讨论引向更深入的层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