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四川南充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南充637000 [2]四川南充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南充637000
出 处:《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2年第1期48-50,共3页Journal of Audiology and Speech Pathology
摘 要: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SOM)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方法。方法将56例放疗前无SOM的鼻咽癌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放疗开始后,试验组采用丙酸氟替卡松喷鼻剂喷鼻,善邦通鼻腔洗剂冲洗鼻腔和鼻咽部,口服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及罗红霉素,加强鼻腔、鼻咽局部清理等综合治疗措施,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放疗结束后3月观察两组患者耳鸣、耳闷塞感及听力下降等症状。结果对照组18例32耳、试验组10例16耳出现耳鸣;对照组20例35耳、试验组9例14耳出现耳闷塞感,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放疗前气导听阈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试验组气导听阈均值为25.5±3.0dB HL,与对照组(40.3±5.0dB H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发生分泌性中耳炎16例(占57.14%,16/28),试验组6例(21.42%,6/28),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咽癌患者放疗中运用丙酸氟替卡松喷鼻剂喷鼻,善邦通鼻腔洗剂冲洗鼻腔和鼻咽部,口服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及罗红霉素,加强鼻腔、鼻咽局部清理等综合治疗措施能有效降低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率。
分 类 号:R764.21[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