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俐萍[1] 林秀凤[1] 崔小妹[1] 曾金浪[1]
机构地区:[1]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福建福州350001
出 处:《中国医药指南》2012年第2期183-185,共3页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妇产科病原菌分布特点、动态变化及致病力,为临床准确、有效、安全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门诊就诊和住院患者临床阳性标本4608份,分离细菌,分析标本来源部位、病原菌种类、手术后感染病原体及部位。结果①从阳性标本共分离460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85株,革兰阳性菌719株,厌氧菌73株,淋病奈瑟菌33株,酵母菌760株,支原体2172株。②检出率居前五位的为:解脲支原体、大肠埃希氏菌、白色念珠菌、粪球菌和人型支原体。③检出妇产科手术相关感染病原体位居第一位为革兰阴性杆菌,分别高达63.75%、55.45%。第二位为革兰阳性球菌,分别为21.25%、22.73%;2009年第三位为厌氧菌(6.88%),第四位为支原体(6.25%);而2010年支原体为第三位(20.91%),第四位为厌氧菌(0.91%)。与2009年相比,数值及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革兰阴性杆菌是导致感染最主要病原菌,超过一半,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⑤检出率最高的病原体为解脲支原体,二年平均数达41.27%,大肠埃希氏菌为13.47%;而与手术相关感染病原菌检出率依次为大肠埃希氏菌达36.29%,解脲支原体12.0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产科感染性疾病治疗的目标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兼顾革兰阳性球菌和支原体。2010年手术相关感染病原体支原体数率(20.91%)显著升高,因此在经验性抗炎治疗时应酌情覆盖。妇产科围术期用药主要目标菌为革兰阴性杆菌,特别是大肠埃希菌,兼顾革兰阳性球菌,选择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霉素类更为合理或敏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