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作云
机构地区:[1]淮北师范大学当代经济研究所,安徽淮北235000
出 处:《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I0001-I0001,共1页Journal of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9BKS035)
摘 要:马克思恩格斯虽然否定未来社会发生过剩危机的可能性,但对未来社会是否会发生其他性质的例如"短缺性"危机,却始终未有论及。列宁依据十月革命胜利后最初几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坦率地承认社会主义经济发生了危机。斯大林把危机的原因归结为经济工作中的"失算",要求领导经济工作的部门要谨慎小心,有远见,减少失算,要学习建设,懂得积累后备的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史上,无论前苏联还是我国,都曾发生过"短缺性"危机。承认社会主义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并不否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危机的可能性问题,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应对,力戒主观性和片面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52.14.186.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