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皮细胞在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炎症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秦委委[1] 张岚[1]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200127

出  处:《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2年第1期82-84,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Surgery

基  金:上海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ZR1418800)

摘  要: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 of low limbs,CVI)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明确.1988年Smith首先提出了白细胞捕获学说,认为CVI是一种系统性炎症反应的结果,血细胞、血液成分和血流特征均参与了CVI的发病机制.此后,围绕炎症方面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并成为CVI病因学说的主流趋势.大量的人体和动物实验证明,CVI导致的血管、皮肤及皮下组织的破坏和重建是一系列炎症反应过程激发的,包括:血管内皮细胞的激活和通透性增加,循环中白细胞和内皮细胞的黏附,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纤维蛋白向结缔组织的渗出,大量细胞因子如生长因子、细胞黏附分子的产生等[1-2].

关 键 词: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系统性炎症反应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黏附分子 周围血管疾病 炎症反应过程 发病机制 病因学说 

分 类 号:R654.3[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