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宋碧[1] 孟加品[1] 安伟[1] 毛国军 刘德凤
机构地区:[1]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2]大方县农业局
出 处:《耕作与栽培》2011年第4期3-4,10,共3页Tillage and Cultivation
基 金:贵州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贵州省粮食(水稻;玉米)高产科技示范工程"[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009)6001-2号];贵州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项目"贵州旱坡地玉米持续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黔科合NY字[2010]3006号
摘 要:在黔西北山区,种植杂交玉米黔兴201,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使产量达到13 860kg/hm2,进行测定分析得出该群体经济器官形成阶段田间主要群体质量指标:在抽雄吐丝期单株叶面积、单株高效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分别为6 085.43cm2/株、732.13cm2/株和4.56;穗位叶、穗位上一叶和穗位下一叶的SPAD值分别为59.38、59.26和58.38;干物质积累量在抽雄吐丝期为11 177.25kg/hm2,在完熟期达到最大值为24 705.75kg/hm2;产量构成为:有效穗数5000穗、穗粒数610.7粒、千粒重296.6g;群体粒叶比为0.102 4粒/cm2;收获指数为0.56。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