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牛生杰[1] 周悦[1] 贾然[1] 杨军[1] 吕晶晶[1] 柯怡明[2] 杨志彪[2]
机构地区:[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南京210044 [2]湖北省气象局,武汉430073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1年第12期1812-1821,共10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08BAC48B01);江苏省青蓝工程创新团队项目资助
摘 要:利用2008/2009和2009/2010年冬季在恩施雷达站观测得到的能见度、云雾滴和雨滴微物理特征量以及积冰厚度资料,结合同期的自动气象站和常规气象资料,对恩施地区电线积冰产生、增长、维持和脱落阶段的天气背景、气象条件以及云雾和降水粒子的微物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积冰发生期间,地面形势场表现为冷锋过境,850hPa高空受冷高压和冷温度槽控制,500hPa高空的西南气流提供水汽;积冰的开始时间基本为傍晚以及凌晨,而积冰的脱落时间为中午12时左右,脱落时的气温为-1~0℃;积冰增长期云雾滴的平均液水含量要明显大于其他3个阶段,且在积冰厚度的增长期都出现了降水;液水含量与积冰厚度的增长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62;同时对积冰厚度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能较好反映实际冰厚变化.
关 键 词:电线积冰 积冰增长 气象条件 微物理特征 积冰模拟
分 类 号:TM75[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P426[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