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万盛区的龟裂纹灰岩及其成因见解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协能 廖云平 邓涛 李国彬[2] 

机构地区:[1]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重庆400042 [2]重庆市万盛区国土资源局,重庆400800

出  处:《西部探矿工程》2012年第2期113-117,共5页West-China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摘  要:重庆万盛区的宝塔组发育一套灰色厚层泥质龟裂纹灰岩(网纹状灰岩),其成因至今未获得学者一致的解释。通过对该区的龟裂纹灰岩的野外测量与形状描述,室内薄片分析鉴定等手段,综合前人对该组龟裂纹灰岩的研究成果以及对比泥裂构造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龟裂纹灰岩为沉积物遭受多次重复的"暴露干裂—水体浸没"过程、后期的成岩压溶作用以及构造运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多次重复的"暴露干裂—水体浸没"过程使龟裂纹灰岩中的网纹夹角由主要的90°逐渐变为"Y"字形,交角呈120°的形态占主导,垂向上的"V"字形裂隙逐渐变为层面上下宽度相等,且龟裂块体内部的泥质等充填到裂隙之中,后期的压溶作用、成岩作用以及区域构造运动对进一步龟裂纹裂隙进行改造,使网纹状裂隙边界与块体之间呈渐变过渡。

关 键 词:重庆万盛 宝塔组 泥裂 龟裂纹灰岩 压溶作用 

分 类 号:P58[天文地球—岩石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