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陶正平[1]
机构地区:[1]甘肃省农科院植保所
出 处:《植物保护》1990年第1期43-44,共2页Plant Protection
摘 要:笔者于1987年11月前往加拿大农业部所属植物研究中心从事植物病毒和类菌原体研究。在著名的植物病毒和类菌原体学家辛哈(Sinha)博士的指导下,1年来,亲自实践了他总结的一套关于植物类菌原体的研究方法,感到简便易行,只要具备植物病毒实验手段的实验室,均可以成功地提取到植物类菌原体,并能在电镜下观察到病原物,还可以制备抗血清,进行ELISA分析,现介绍于后,供从事植物病毒及类菌原体研究的专家和学者参考。 植物类菌原体可以引起植物的黄化病、可以滤过而光学显微镜又看不见它。它所引起的植物综合症状在某些方面和病毒引起的相类似,多年来,人们认为是病毒病。直到1967年日本的土居养二等人提出黄化病是由类菌原体引起而不是病毒病,这才引起病理学界极大的重视。黄化病是植物病害中一个完整的群体,主要发生在温带和热带地区,它感染单子叶和双子叶,木本和草本植物中300个属以上的植物,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类菌原体病害都是由叶蝉以一种持久性方式传播。病原物既可在介体中又可在植物体内复制增殖,并且都有一个潜育期。
分 类 号:S432.42[农业科学—植物病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