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维芊[1] 赖沙毅[2] 谢剑[2] 楚罗湘[2] 阮海林[1]
机构地区:[1]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急诊科,柳州545005 [2]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心内科,柳州545005
出 处:《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899-901,共3页Journ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摘 要:目的:对比分析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症状发作至采取不同再灌注治疗方式各个环节的时间延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经我院急诊科救治的、发病时间≤12h、并行再灌注治疗的STEMI患者431例,分别记录如下时间:院前延迟、门—知情同意时间延迟、确定再灌注方案—溶栓开始/首次球囊扩张的时间、发病—治疗开始时间以及门—球囊扩张(D-to-B)时间。结果:431例患者发病至再灌注治疗各环节中位数时间记录如下:院前延迟、门—知情同意时间延迟、确定再灌注方案—溶栓开始/首次球囊扩张的时间、发病—治疗开始时间依次为:静脉溶栓组(109.66±47.82)min、(25.43±5.25)min、(5.03±0.40)min、(132.09±12.47)min,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PCI)组(102.52±46.21)min、(36.25±10.29)min、(55.67±19.53)min、(186.37±20.55)min。患者知情同意书的签署是入院后延迟的主要因素;能够完成院前心电图—知情谈话—电话启动导管室组的21例患者平均D-to-B时间为62min,明显短于其余PPCI组患者的94min。结论:院前延迟在发病—治疗开始时间中起主要作用,获取知情同意时间较长,执行院前心电图—知情谈话—电话启动导管室,对于急性STEMI患者获益更大。
关 键 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再灌注 延迟
分 类 号:R542.22[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