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神经内科,昆明650032 [2]昆明医学院研究生部
出 处:《西南国防医药》2012年第2期223-225,共3页Medical Journal of National Defending Forces in Southwest China
摘 要:自Konig和Klobusitz在1936年第一次从矛头蝮蛇蛇毒中提取部分纯化的类凝血酶开始,目前发现30余种蛇毒酶类,包括类凝血酶、纤溶酶、水解蛋白酶、精氨酸酶、磷酸二脂酶等〔1〕。其中研究最深入、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则是类凝血酶(thrombin-like enzyme,TLE),并由中国卫生部命名为降纤酶(defibrase)〔2〕。其一部分已作为生化药品(如安克洛酶、巴曲酶、东菱克栓酶等)上市并应用于临床。
分 类 号:Q556[生物学—生物化学] R543[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