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文升[1] 崔成立[2] 戎英军[1] 李鸿鹏[1] 李梁[2] 黄猛[1] 李翠霞[1]
机构地区:[1]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骨关节科,014040 [2]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出 处:《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年第2期175-178,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Coal Industry Medicine
摘 要:目的研究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的解剖形态学特点,并探讨ACL胫骨止点测量值和髁间窝顶线与胫骨平台交点对ACL重建术时胫骨骨道定位的意义。方法对12例甲醛处理的成人膝关节标本进行解剖。在屈伸膝关节时根据ACL纤维张力区分前内束和后外束,然后从胫骨附着处切断韧带,用游标卡尺和Photoshop软件测量ACL的相关数据;相当于髁间窝顶线的位置钻克氏针与胫骨平台交汇,测量交汇点到后交叉韧带前缘的距离。结果 ACL的体部直径为(11.10±0.65)mm,ACL胫骨止点最大前后径(16.4±0.71)mm,最大横径(11.2±0.68)mm。前内束胫骨止点面积72.49~153.77mm2,平均(102.24±28.54)mm2,后外束胫骨止点面积54.45~98.32mm2,平均(72.18±15.88)mm2。髁间窝顶线与胫骨平台交点(即B点)到后交叉韧带前缘的距离(L1)为(12.02±0.85)mm,ACL胫骨止点的中心点(标记为O点)距离后交叉韧带前缘的距离(L2)为(8.71±0.66)mm,ACL前缘到后交叉韧带前缘距离(L3)为(20.79±0.72)mm。结论 ACL胫骨止点测量值和髁间窝顶线与胫骨平台交点对于ACL重建胫骨骨道定位有重要指导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1